在2025年外研社“教学之星”大赛全国复赛中,由我校外语学院夏伟怡、林正奇、杨炤宇组成的教师团队通力合作,以扎实的教学功底、系统的课程设计与高度的教育使命感,从全国数百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,荣获全国复赛二等奖。
本届大赛主题为“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:讲述中国,沟通世界”。团队选取《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2》“Branding”单元,围绕Gucci与Burberry品牌案例展开教学设计,深入剖析品牌发展历程中的文化意涵与商业逻辑。团队通过“从口语化品牌表达到跨文化传播策略”的设计思路,设置多轮课堂活动与项目实践,引导学生比较中西品牌的传播路径,提升学生品牌话语表达、文化对比分析及数字传播等综合能力。课堂融合AI播客制作、词云分析、角色扮演、文化研讨等环节,充分实现了“语言+文化+技术”的协同育人目标。
三位教师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:夏伟怡老师在英语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、林正奇老师在传媒表达方面的专长、杨炤宇老师在内容创意与青年文化研究的独特视角,通过协同创新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。这种跨学科融合不仅强化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,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,为“教学之星”赛事注入了创新活力。
在备赛过程中,团队经历了系统化的打磨过程:从教材深度研读、教案精心设计,到微课反复录制、课堂实景演练,每个环节都经过多轮优化。团队分工明确:夏伟怡老师负责课程设计与整体协调,林正奇老师主攻课堂教学与视频录制,杨炤宇老师提供内容支持与资源配合。通过这种高效协作,最终呈现出一堂教学逻辑严谨、内容充实丰富、节奏把握精准的示范课程,充分展现了“多师协作、共育课堂”的团队优势。
教师团队始终强调:“教育的边界不该只停留在课本之间,真正的教学要走入学生的语言、认知与世界。”因此,团队不仅注重语言知识的有效输入,更重视学生讲述中国故事、表达中国视角的能力培养,实现《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中“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”三位一体目标。
此次获奖既是对教师团队“跨界赋能教育”理念的充分肯定,更是我院推进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。未来,外语学院将以教学团队为核心,推广“多师协同”课堂教学模式,通过“价值引领、学科交叉、技术赋能”,推进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,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“新文科”人才培养体系。
撰稿 | 林正奇、郑媛媛
来源 | 外语学院